无需讨好父母的孩子,轻松适应社会
欢 迎 到 新 浪 微 博
@ 李 雪 爱 与 自 由
与 李 雪 评 论 互 动
文 | 李雪
原文刊于 2015 年
01
是否适应社会,
取决于内在关系模式
社会是什么?社会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。我们能否适应社会?也就是说能否处理好和各种各样的人的关系。
什么决定了我们与各种人的关系?
这个问题,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和佛学观点一致:每个人内在的关系模式决定了与其他人的关系模式,也即佛学所说“万事唯心造”。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面,形成外在的人际关系。
那内在关系模式从何而来?
从我们童年与父母等重要养育者的关系中而来。当然,后天的自我觉察也会改变内在的关系模式,这就是心理治疗的意义。整体上说,我们与社会的关系,在自我觉察发生之前,只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。
我们对社会的种种理解和感觉,其实并非走进社会才形成的,而是早就存在于自己心中。
比如,你经常抱怨:社会不公,穷人家的孩子没有出头之日。
—— 可以仔细听听这个声音 —— 它从什么时候就已经在你头脑里播放了,绝不是你“30岁奋斗失败之后”才出现的。
也许你上小学时,父母就已经这样抱怨社会,而且经常在你对生命燃起激情和梦想之时哀叹这么一句。
这个声音内化进心里,导致自己30岁的时候果然“不出所料”:竞争职位时无意识地犯一些低级错误,被另一个“有背景”的家伙挤掉。
你再一次验证了这条关于现实社会的“真理”。
于是你转头告诫子女:我们这种没有背景的家庭不要痴心妄想大学没毕业就去创业,现实是残酷的,老老实实拿学位,找份“稳定”的工作是唯一出路。
潜意识的厉害之处,就在于它能创造现实:你潜意识里相信什么,世界就果然呈现什么样的现实给你。
可以观察自己和周围的人,那些抱怨“男人没一个好东西”的女人,是不是每次婚恋都财色两空;经常觉得世界还是好人多的,是不是遇到苦难总能获得预想不到的帮助。
若相信社会是黑暗的,只有利益之争,人必须厚黑,那么也就会经常陷入被算计的惊险境地;若内心的世界单纯温暖,即使平时精于算计的人,和你在一起也会变得简单。
有时候,感觉“外面充满敌意”其实是内心的敌意激发了别人的敌意。我们与社会的关系,不过在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体验童年熟悉的感觉。
02
内在关系模式,
可以改变
曾经一次银行招聘,我的笔试成绩第一,面试官中6个中年女性,1个男性。结果6票否决1票同意。
银行招聘猫腻多,这已是共识。甚至有个行长不避讳在我面前接听电话,讲哪个孩子什么背景必须通过面试。但我没有向外抱怨社会不公,而是向内觉察自己。
我发现,自己走进房间,看到6位中年女人时,一个声音已经响起:完了,她们肯定不喜欢我。
这个声音其实已经在我生命中出现很多次,因为,对于获得母爱这事,我极度惊恐而绝望,于是我觉得整个社会的女人都会厌恶我。
那时的世界果然“如我所愿”:我几乎一个女性朋友都没有。
深深地觉察这一点,一旦响起“女人不会喜欢你”的声音,我会提醒自己:这是我内在的投射,真实的女人们会对我很好。
现在我在女性朋友圈子里如鱼得水,经常体验到亲密。
一位女性来访者的父母非常重男轻女,小时候她家里任何好东西都只给弟弟,自己只能看着,无法像弟弟一样得到父母的关注。
工作之后,这个来访者深信上天不会让任何好运降临在自己身上。
作为理财经纪人,她签单总是很困难,自己的客户还时常被同行抢走,就像过去只能看着弟弟拿到好东西一样,眼睁睁看着好运都归了同事。
几次恋爱的对象条件都不好,人品也不靠谱。生活处处糟心,连公司里人人都有份的福利也会唯独把她漏下。
随着心理咨询的深入,她清楚地感受这份得不到父母宠爱的悲伤,从童年一直伴随着她,左右她的命运至今。
承认父母确实不爱自己,觉察这份悲伤后,她获得了新生的力量,开始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。
随着好运一件件到来,她越来越相信命运是眷顾自己的,后来找到了条件很好,又真心相爱的伴侣。
03
觉察,是疗愈的开始
若社会对你来说很难适应,其实不用“改变社会”,改变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即可:让“内在的父母”不再总是跟“内在的小孩”过不去,不再总是彼此制造挫折。
内心若充满信任和善意,相信自己总是有选择的,社会便会处处与你方便,提供无限的资源和可能性。
当然,我并不是否认这个社会确实存在的问题。
担心孩子将来如何适应社会的父母们,你们便是孩子的整个社会:你们现在的一举一动,都在描绘他未来的世界。
当你困惑孩子这次没考好,要不要没收他的零花钱,取消他的游戏时间时,只需要想一想:将来他某次工作没做好,你希望老板没收他的工资,取消他的假期,而他觉得理所当然,完全不敢提出异议吗?
很舍得给女儿花钱的爸爸,不用担心你的投资白费,至少可以保证,她找的工作,老板一定不会在工资上抠门。
在心理咨询中常常会发现:人们对好运能否降临到自己头上的预期,几乎就是儿时能否得到父母宠爱的预期。
有个妈妈规定摇摇车每天只能坐一次,理由是训练孩子的自控力。能否训练自控力,这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事情,只是头脑的幻想,无法验证。
但可以看到的简单事实是:在经济并不匮乏的前提下,孩子的欲望被限制,这样的限制经常发生,孩子会为自己的欲望感到羞耻。摇摇车这件小事里,孩子体验到的是匮乏。
就这样,妈妈把自己潜意识里的匮乏感和对欲望的羞耻感传递给孩子。孩子将来面对社会,由于潜意识的召唤,也会处处体验到匮乏、制约和挣扎,这就是苦的轮回。
让孩子内心富足并不一定需要家长经济富裕。关键是:家长能否不评判孩子的欲求。
如果经济受限,父母可以坦诚告诉孩子:你的需要我们听到了,它很重要,很美好。只是父母暂时经济能力有限。
但很多父母不能简单地面对真相,而是通过批判孩子的欲求,把内疚和羞耻感转嫁出去,更悲剧的是,钱不成问题时依然习惯性打压批判。
孩子在不受家长控制的前提下,发展出来的才是真正的自控力,其内核并非对立分裂的自我控制,而是与周围能量自然协调的能力,即孔子所说:随心所欲不逾矩。
而家长控制下发展出来的自控力,是内心的恐惧和制约。潜意识里的制约像木马程序一样操控人生的各个方面,经过长期的自我认识才可能重获自由,这也是心理医生长期有饭吃的原因,心理治疗持续几年很正常。
如果所有家长都肯通过不断地自我觉察,把苦的轮回斩断,心理医生就该失业了。灵修界老前辈克里希那穆提曾说:如果父母真的关心他们的孩子,社会在隔夜之间就会改变,我们会有不同的教育,不同的家庭,会有一个没有冲突、没有战争的世界。
现实残酷还是温暖,不完全取决于社会,更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。亲子关系的真相创造了世界的真相。
我们除了能抱怨教育体制糟糕、抱怨社会黑暗,父母还可以做的是:父母自我成长,就是给孩子创造更美好的世界。
作者 | 李雪
心理学学者,新浪微博@李雪爱与自由。著有《当我遇见一个人》《走出剧情》《有限责任家庭》。当当、京东、淘宝、亚马逊,全平台在售。
公众号 | 初心心理
公众号 | 李雪爱与自由
编辑 | 林诗野
插图 | 美剧《无耻之徒》剧照
04
视频号【李雪爱与自由】持续更新中 🧡 欢迎订阅 🧡 点开视频观看:
视频里李雪老师穿的衣服是她自己设计的 Inner Calling 气场全开真丝香云纱棋盘格连体裤,扫码即可购买。
05
微信公众号自带关键词搜索功能:
首先,点击文章题目下面的公众号名字“李雪爱与自由”。然后,点击屏幕右上角的“放大镜”搜索图标。接下来,输入您想搜索的关键词,比如“实事求是”,再点击“搜索”按钮,即可通过关键词查找往期推送的文章啦。或者如图 ↓ 操作。
辅 助 阅 读
《 每天都在消磨你智力的,是什么 》
《 全能的父母 —— 全不能的孩子 》
《 没有那么多“内在的小孩” 》
《 爱和寄生的区别 》
《 有爱的能力,是什么样子 》
《 为人父母,最核心的心理能力 》
《 父母无法完美,但可以试着诚实 》
🌟《 富养还是穷养,决定孩子的一生 》🌟
《 孩子如何跨越阶层,靠学区房吗 》
《 自信和自卑,是一对儿妄想 》
点开这颗跳动的心,来初心心理社区,看李雪直播,向老师们提问,唠唠你的人生故事。初心心理社区,咱自己的心理社区。
我是作者李雪,感谢你的打赏